放大杠杆炒股 1956年西奈战役背后的大国较量:迷雾计划_进攻_运河_军队

放大杠杆炒股 1956年西奈战役背后的大国较量:迷雾计划_进攻_运河_军队

苏伊士运河是埃及境内的一条国际通航运河,该运河北起塞得港,南至苏伊士城,长190多公里。它沟通了红海与地中海,使大西洋经地中海和苏伊士运何与的度洋连接起来,是一条具有重要经济意义和战略意义的国际航运水道。

历史背景

苏伊士运同开通以来,一直为英、法两国所控制,

英、法把持的苏伊士运河公司每年获取巨额利润,成了埃及的“国中之国”

1956年7月,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将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。

面对埃及总统的行动,英、法两国当然不甘心丧失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,于是暗中与以色列达成协议,挑起对埃及的战争,在这场战争中,充当先锋的以色列把进攻矛头对准了原属埃及领土的西奈半岛。

展开剩余86%

西奈半岛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,

它东临以色列,西靠苏伊士运河,不仅是埃及防御以色列的重要门户,也是埃及进攻以色列重要的前沿阵地。

矛盾冲突

1955年底,以色列曾制订过一个进攻西奈半岛的作战方案,但埃及军队在苏联的援助之下,作战能力已大为提高。当时以军有10万人、坦克500辆、作战飞机160架而埃及兵力约16万人、坦克500多辆、作战飞机280架,以色列要想依靠自己独立攻占西条半岛绝非易事,因此未敢轻举妄动,现在抓住这个“天赐”良机,以色列快定借用英法的配合,入侵西奈半岛。

1956年10月29日,以军对西奈半岛发动了突然袭走。由沙龙上校指挥的第202伞兵旅突然越过埃以边境,进入西奈半岛。

当日午夜,以军第二步兵旅又从尼托纳以南地区突入了西奈半岛。

10月30日,以军的正面进攻遭到了埃及军顽强抵抗,

以军第七旅奉命采取迂回战术,于31日拂晓越过埃军防守薄弱的达山口,进通阿布奥格拉和鲁阿法水坝

。为配合以军第七旅的行动,以军第十步兵能提前于30日下午行动,由东向西正面进攻。

埃以之战

由于埃及的防御重点是尼罗河三角洲及运河地区,所以在西奈半岛仅有3万人左右,兵力要远逊于以色列军队。埃军司令部接到前线报告后,当日命令埃及第四装甲师的主力和两个国民警卫旅渡过运河,投入到西奈半岛。

这时以军以第七旅对阿布奥格拉发起进攻,遭到埃及军队反坦克火炮的袭击,损失不小。埃军凭借30多个反坦克掩体组成的防御工事进行顽强抵抗,但未能抵挡以军的推进,以军于当夜占领该地,尔后转入防御。

在乌姆卡夫特,以色列的总参谋长达扬亲自督促以军第十步兵旅进攻,但屡屡受挫,

旅长古迪尔被撤换,第三十七机械化旅旅长戈林达阵亡,以军总参谋部不得不命令停止进攻乌姆卡夫特阵地。

正当大批埃及军队由运河开进西奈半岛,准备对以色列军队大规模反击的时候,

10月30日,英、法要求埃以双方的军队在12个小时内从运河区撤出,否则将派兵干涉,

英、法的要求自然遭到了埃及方面的拒绝,按照以色列和英、法的约定,英、法空军在10月31日图为以色列军队聚集在一辆缴的凌晨,也就是英、法给埃及和以色列两国的最后通牒期限届满以后,立即轰炸埃及机场。

由于当时有17架美国运输机正在埃及的西开罗机场等待撤退的美国人,英、法空军误以为西开罗机场就是开罗机场,等到英、法空军弄明白这是两个不同的机场后,才出动大批轰炸机去空袭,因此比预定的时间推迟了1个多小时。

美苏干涉

31日下午,英、法出动大批飞机轰炸了埃及机场,埃及的各个军用机场成了一片火海,埃及总统纳赛尔这时才恍然大悟,知道他们真正的作战对手是英、法两国。而不是以色列。为防止英、法军队在苏伊士运河实施登陆作战,并使西奈半岛的埃军避免受到夹击的危险,纳赛尔命令增援部队停止进入西奈半岛,而在西奈的守军也迅速撤离到运河区。

得到消息的以色列大喜过望,立即命令沙龙和瓦莱齐率领两路以军,向西奈半岛全速挺进。

由于埃及军队为了预防英、法联军进犯苏伊士运河区,驻守西奈半岛的力量已经被大大削弱,致使以军进展顺利。西奈半岛战场的形势发生逆转,埃及在西奈的守军很快变成大撤退,11月5日,以色列军队占领了全部西奈半岛。

以色列借英、法两国的配合,实现了对西奈半岛的军事占领。在短短6天的西奈战役中,以军消灭了埃及2个步兵师和1个装甲旅,埃军阵亡4000余人,被俘6000余人,以色列伤亡不到600人。可以说,以色列取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。

相比于以色列的胜利,英、法联军却是毫无收获,埃军同英、法军队的战斗主要在塞得港进行。11月5日

拂晓,英、法向塞得港空投了约700伞兵,并占领了加密尔机场

,接着.2万多名英、法海军陆战队在塞得港附近登陆,企图一举占领运同人但进到埃及军队强有力的抵抗,英、法海军陆战队处处受阻,毫无进展,一直到月6日停火时,英、法联军也未能占领塞得港。

英、法两国对埃及的入侵行为,触犯了美、苏两个大国在中东的利益,11月5日.苏联建议与美国共同出兵“制止”这场侵略,并向英、法发出最后通牒,声称“决心使用武力”恢复和平

。在美、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压力下,英、法两国只好屈服,11月6日,英、法政府宣布停火,以色列也同时宣布停火。一个月后,英、法从炭及撤军,在埃及应允以色列拥有蒂朗海峡水面航行和空中飞行权后,以军于第二年3月从西奈半岛撤出全部军队。

在这场战役中,埃及取得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斗争的胜利,以色列被封锁的蒂朗海峡解禁了,可以说各有所得。

参考文献:《近代战争史》

《世界史》

《世界经典战役》等放大杠杆炒股

发布于:天津市



Powered by 申银策略_实盘杠杆配资公司_正规股票配资平台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© 2009-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